Twenty Chunting
德国博士+荷兰工程师:等着offer来找你?NO!
35 丨1周前
昨天一个北美的宝子找我咨询如何找工作,他是做data的,硕士学历,他觉得自己刚毕业没什么经验,找不到好工作,于是边自己做东西,想凭借自己做的东西吸引好工作的到来,问我可行吗?
我的答案是,不是最优解。因为等来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工作,作为一个稍有抱负的人,都不会甘心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何况北美的硕士呢?何况你要花时间等,等多久呢?这是个未知数,太不可控了,所以划不来。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向上,向上社交、向上找工作,要踮起脚尖把自己能力范围最好的那一份心怡的offer抓到,才不辜负这么多年的学习,才能为人生的下一阶段垫一块最高的石头。
那要怎么做?把主观能动性发动起来,简历和动机信好好写,关注相关领域看他们在做什么、用什么、聊什么,有没有活动、会议可以参加,尽可能找机会和他们建立联系,没有机会也可以创造机会,邮件、电话、领英,能见面最好!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能够拿下现在这份半导体3D打印工程师的工作,就是自己创造的机会。当时疫情刚开放,活动很少,信息很闭塞,真是工作找不到人,人找不到工作。但我没有放弃,经过几个月的海投和专业对比基本锁定了领域和公司,于是把每个公司的即将发生的的活动都记录下来,当时现场会议也就只找到了一个,是一个专业的付费展会,找工作的主题占比很少,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这个展会在慕尼黑,而我在卡尔斯鲁厄,参加展会包括来回要三天,还要自费门票和酒店,门票好像是50欧。没办法,只要是机会,再远也得去,于是定了火车票和酒店,装了40份简历和动机信,准备参加五天展会的最后一天。那天我几乎没有任何停歇,争分夺秒地和能想到见到碰到的人说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在找工作,发出了好多简历,也收到了一摞厚厚的名片。
距离展会关门还有30分钟时,大部分人都关闭了展位准备走人,但我还有一个公司是我知道的却没有机会说上话,去了几次他们都很忙没空,我也很累了,有点想离开。但当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只有这一个公司是至少可以聊聊却没聊聊的,如果我就这么走了,我会不会觉得遗憾?我的回答是,多少有些遗憾。于是,我有硬着头皮回去了,如我所料,他们还是很忙,被好多人围着,我也不好打断,于是我站在10米外的地方等,十分钟过去了,他们还是没结束。我给自己鼓劲,就这一家了,熬到关门也得熬,于是接着等,盯着,生怕被漏掉。终于有个人意识到我的存在,侧头看了我一眼,我对着他笑。他接着他们的谈话,不一会又看了我一眼,我还是对着他笑。我预感机会要来了,果然,他见我不走又只看着他,就结束了他们的谈话,终于向我走来啊啊。我一个箭步迎上去,笑盈盈对他说,“我是xxx,我知道你们在做3D打印,和某某公司有合作,我懂这个技术,我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我在找工作。”就是这么几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很有礼貌地给说可以啊,并给我他的名片,让我给他发邮件。我们的联系就这么开始了,最终也拿到了offer。在留学结束的时候,我从手里的几个offer中选了这家公司。
说了这么多,就是一句话,任何好的事物都得靠自己争取,何况一个好的工作呢?
上艾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