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士的求职秘籍:广撒网再收网

35 丨1周前

有个连麦的粉丝问:我不知道我能找哪个领域的工作,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先广撒网,再收网。为什么呢?道理很好懂,就是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不要局限自己,好像这个不能做,好像那个也不能做,慌乱了阵脚,还把自己弄得特别没有自信。而是应该不设限制,不论是新新领域还是自己比较熟知的领域,都要进去深究一番,新领域可能和你的专业有链接,你熟知的领域也可能有很多你不了解的板块,只有深度挖掘,才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博士毕业找工作,是我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找工作经历。因为我一直在念书啊,本科,硕士,再到博士,而且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会转到工业界,也就从来没把找工作纳入我的考虑范畴,所以我对找工作更是一窍不通,更何况是在另一个国家,完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当时,我对自己可以进入哪个领域做什么工作也是一头雾水。

那我是怎么做的呢?

先广撒网。怎么广撒网?

1- 关键词法。把你的专业涉及到的关键词列出来,每个词几乎就是一个领域了,搜寻能找到的公司,看他们的岗位有没有契合的。我当时就把半导体、光刻、3D打印等这些关键词用上,最后在半导体领域的3D打印上拿到结果。

2- 公司上下游法。找到这些公司或领域后,再继续深入他们的上下游,分别又是哪些公司,招聘岗位如何,有没有自己能做的。拿半导体领域来说吧,从设计、仪器,到制造、封装,最后到测试,是个无比庞大又精细的领域,中间还有各种细节和分支就不说了。

3- 不限制法。虽然上面两点是告诉你如何广撒网,但也不限于就这两种,所以我第三点想说的是,任何方法都可以的,比如看自己的前辈去了哪个领域or公司,或者看了一篇帖子有灵感,也可以去深究,然后看看这些公司的上下游;再比如限制很热的AI,也不失为一个找工作的利器。

讲完了如何广撒网,那如何收网呢?

1- 开放的岗位直接投简历和动机信。这个很直白了,就是要试试对方会不会抛来橄榄枝。如果多少有,比如电话、邮件回复,你可以从这些反馈中看出,你的领域是否适合他们。如果适合,继续关注并及时投递简历和动机信。如果不适合说明差距太大就放弃这块。我当时接到过瑞士和荷兰公司的电话,当下就知道自己想不想去了。

2- 找“熟人”推荐。这里我加了双引号,因为可以帮你推荐的人可能也是近期才认识的,由于你找工作才搭上线,就是你的networking。这点有个好处就是,如果对方愿意为你推荐,还成功了,那是双赢的,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很热心帮你的。从他们那里,你可以大概看出自己是否适合这个领域。当时我遇到过来回邮件帮我几个月的,非常nice。

3- 面试反馈。这个是重点,因为你的简历是你针对投递的岗位写的,你看到的岗位也仅限于他们写在招聘广告里的内容。但在面试是,你和面试官可以直接对话,他们会告诉你他们在找什么样的人,也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你是否属于他们正在找的人。成功了最好,如果没有也要问一下原因,这样有助于你在面试技巧上的改进,也有助于缩小范围,不适合的方向就不考虑了。

说到这,我还要强调一下,广撒网和收网并没有一个明显的截止时间或者分界,而是相互交替,随时都可以发生。举个例子,当你搜索出了很多岗位并提交简历后,可能石沉大海,可能得到面试,但最后还是没拿到offer。这个时候,又要开始广撒网和下一轮的收网了,直到找到心仪的工作为止。

正在找工作的宝子可以私我加群,领取我的简历模板。我也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直播预告和直播内容,以后的直播会设置专题,有助于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干货分享 #经验分享 #实用技巧 #职场人必读 #求职小白 #职场进阶 #求职经验 #职场避坑 #职场成长 #求职必看 #留学生求职 #海外求职 #欧洲求职 #德国求职 #荷兰求职 #留学生就业 #海外工作 #欧洲职场 #留学生必看 #职业规划

上艾瑟尔

0
0
他的发布
其他相关
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