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体验师Weifeng,Ben🧧
正月十五赏花灯,哪吒闹元宵
30 丨7小时前
农历的正月十五,自古被称为元宵节、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民间有句老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可见正月十五也是春节节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元宵节有多个传说故事,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以下几种:
纪念“平吕”之乱:相传吕后死后,吕氏家族密谋叛乱,齐王刘襄联合周勃等人平定了“诸吕之乱”。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将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庆祝这一胜利。
火把节:汉代时,百姓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这项活动后来演变成了元宵节赏灯的习俗。
道教“三元说”:道教将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认为这一天是天官赐福的日子,因此人们要点灯庆祝。
这些传说和习俗共同构成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传说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根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而在古时没电来照明,“点灯”这件事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仪式感,故上元节人们要点起万盏花灯,携亲伴友出来赏灯,燃放烟火,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不一而足。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嵇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今年流行哪吒闹云霄,可爱的小哪吒绘画元宵七彩山水,给云霄佳节带来了喜庆的气氛。德国杜塞尔多夫禾宴餐厅,今晚元宵佳节,到店就送热气腾腾的汤圆,祝大家元宵佳节,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杜塞尔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