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细则新鲜出炉,中国迅速反击!

30 丨3小时前

2025年2月1日,美国单方面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额外追加10%的关税,生效时间为2月4日,这一错误做法严重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合作,更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图像

1


美国加征中国关税细则公布



在大家还在关注美墨关税的时候,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细则也紧跟着公布了,这无疑是给全球贸易市场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关税征收范围:


适用对象:对所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口商品征收按价值计征的关税,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但不包括中国台湾省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法律依据: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50 U.S.C. 1701等)、《国家紧急状态法》、1974年《贸易法》第604条(修订版)(19 U.S.C. 2483)及《美国法典》第3条。


排除条款:排除了根据50 U.S.C. 1702(b)条款规定的某些商品。


关税征收方式:


额外加征:使用新的海关编码9903.01.20,额外加征10%关税。此关税在所有适用的关税、税费和收费之外征收。这使得原本已被加征 25% 关税的商品,关税飙升至 35%


生效时间:自2025年2月4日东部标准时间凌晨12:01起生效。


豁免情况:


在途商品豁免:如果进口商品在2025年2月1日东部标准时间凌晨12:01之前已经装船或在最终运输方式上已经在途,这些商品可以豁免10%的额外关税。进口商需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提供证明,声明符合新HTSUS项号9903.01.23的条件,即使用该海关编码申报。豁免时限为2025年2月4日东部标准时间凌晨12:01至2025年3月7日东部标准时间凌晨12:01之间进入消费或从仓库提取的商品。


捐赠物品豁免: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生产的捐赠物品,如食品、衣物和药品等,使用海关编码9903.01.21,不受此次10%额外关税的影响。


信息材料豁免: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物、电影、海报、唱片、照片、微缩胶片、微缩胶片卡片、磁带、光盘、CD-ROM、艺术品和新闻电讯等信息材料,使用海关编码9903.01.22,不受此次10%额外关税的影响。


“最低限度”豁免取消:根据相关行政命令的明确规定,新加征10%的税目9903.01.20涵盖的商品不符合《美国法典》第19卷第1321(a)(2)(C)条所规定的关税及某些税款的行政豁免,即所谓的“最低限度”豁免。


PS:此前,价值较低的货物(一个人在一天内进口,且其公平市价总额不超过800美元)可享受免关税及其他税费的待遇,但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取消了这一豁免。


其他要求:


邮件申报要求:美国联邦公告指出,为保护美国的收入并有效执行行政命令,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根据19 CFR 145.12(a)(1)决定,所有来自中国的邮件必须进行正式申报,不论货值多少,若未进行正式申报,美国海关将不予清关或放行。


2


中国关税反制进行



当然,中国就美国的不合理关税也进行了相应的反击行为。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的公告,中方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在商品选择上,中国主要针对美国的能源、机械制造等商品加征关税。这些商品在美国对华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够有效回应美方的无理举措。特别是在能源领域,美国高度依赖出口,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根据测算,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的煤炭,约占美对外煤炭出口总量的12.8%。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也都是美国的相对优势产业,加征关税会使其在中国的竞争力大幅下降,或迫使其寻求替代的出口地。







除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之外,中国对钨、碲、铋、钼、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同时,还对美国的几家公司进行相应的管制,其一是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会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因其违反正常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


除了以上,中方将美方加税措施诉至WTO争端解决机制,进一步表明中方愿意通过国际法律途径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采取单边行动或贸易战的方式。


中国反制措施具有明确针对性和适度力度,体现出中方对中美经贸摩擦已有全面和成熟研判,从而能及时、精准地进行反击。这种有理有节的反制方式,既维护国家利益,又避免贸易战升级,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3


关税战带来的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


全球贸易关系紧张

美国对所有国家的钢铝加征25%关税,导致全球钢铁和铝产业的出口格局面临重大调整。这种无差别的打击方式使得全球贸易关系更加紧张,美国的传统盟友如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都受到影响。


全球产业链重构

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加征关税,影响这些国家的出口,尤其是墨西哥在美墨加协定下的汽车产业链面临断裂风险,可能导致车企被迫转移产能。中国作为对美国出口大国,也面临反制措施,如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的重新洗牌。


2.对中国的影响;


出口影响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这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中国GDP的比例较低,约为3%。此外,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供应链的多元化,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经济和通胀(通货膨胀)影响

加征关税可能拖累中国GDP增速约0.3-0.4个百分点。然而,这种影响是可以通过其他市场的扩张和国内政策的调整为之一部分的。加征关税可能会降低中国通胀增速约0.2个百分点,这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汇率和市场波动

预计人民币可能会温和贬值,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的影响。然而,美元的强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民币贬值的幅度。


3.对美国本土的影响;


GDP增速影响

加征关税可能会大幅拖累美国的GDP增速。例如,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可能会拖累美国GDP增速0.8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对中国额外加征10%的关税,可能会进一步拖累美国GDP增速0.1-0.2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

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压力。瑞银的报告显示,加征关税可能推高2025年底美国的PCE(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约0.2个百分点,但这也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汇率变动方面。


贸易和产出

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通常会增加其成本,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可能降低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此外,关税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经济效率下降,损害创新和消费者利益,从而可能削弱消费、投资和产出本身。

转自华文时报

墨西哥城

0
0
他的发布
其他相关
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