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lla
从普拉博沃总统看印尼斋月文化
31 丨2天前
在印尼,斋月不仅是宗教仪式的重要时刻,更是社会凝聚力的体现。作为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托在 2025年斋月期间的公开活动,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印尼文化与政治互动的窗口。通过他与前总统佐科共进开斋饭带领内阁官员捐赠天课(zakat)等行为,我们可以窥见斋月如何成为印尼领导人践行宗教责任、巩固社会信任的特殊舞台。
一、开斋饭
2025年3月26日周三,印尼第7任总统佐科应现任总统普拉博沃邀请,在雅加达总统府一同开斋。开斋饭(iftar)是斋月每日结束禁食后的集体聚餐,象征着社群的团结与分享。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共进开斋饭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印尼重要的社交和人情往来的特殊时刻。普拉博沃与佐科的共同进餐,不仅延续了印尼政治领袖通过宗教活动凝聚共识的传统,也为印尼社会的团结和谐树立了榜样。
二、天课捐赠
2025年3月27日,普拉博沃总统与副总统吉布兰率内阁成员在总统府通过国家天课机构(BAZNAS)完成天课捐赠。这一仪式不仅是穆斯林履行宗教义务的体现,更是政府推动社会公平的象征。普拉博沃在致辞中强调,天课是 “缓解贫困、促进社会正义” 的重要工具,呼吁全民通过慈善缩小贫富差距。
天课作为伊斯兰教五大支柱之一,要求符合条件的穆斯林将年收入的2.5%捐赠给弱势群体。印尼天课潜力巨大,据估算年规模可达327万亿印尼盾,。普拉博沃政府通过官方渠道组织捐赠,既强化了宗教仪式的规范性,也借助总统权威号召更多人参与,将宗教责任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慈善行动。
结语:
斋月对印尼社会的影响远不止于宗教层面。普拉博沃政府借助这一时期的活动,传递了多重治理信号:通过开斋饭呼吁政治团结,通过天课强调财富再分配,通过社交媒体塑造亲民形象。这些举措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现代治理的工具。
普拉博沃在斋月期间的行动,既是个人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印尼政治文化的缩影。通过天课捐赠与开斋饭等仪式,他将宗教责任、政治联盟与社会治理巧妙结合,展现了印尼多元文化背景下领导人的生存智慧。而斋月本身,也成为观察印尼社会价值观、权力结构与发展路径的重要窗口。
雅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