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体验师Weifeng,Ben🧧

通报!中国已经开始追踪居住在国外的公民的境外收入征税情况

40 丨1天前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获得了各类境外收入。


但与此同时,境外收入的税务合规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


近期,上海、山东、浙江、湖北的税务机关接连发布多起未申报境外收入的典型案例通报。





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境内居民陈某,张某,陈某某和孙某某分别被四地税务局综合运用“五步工作法”发现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缴税疑点。


问题的四名纳税人,在税务机关政策辅导后,积极配合说明情况,陈某、张某、陈某某、孙某某分别依法补缴税款、滞纳金合计 18.48万元、126.38万元、12.72万元、141.3万元。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是在向全社会发出一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针对境外收入税务合规的监管已经全面升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很多人会误以为,只有境内收入才要交税。实际上,中国是全球纳税国家,只要你是中国居民,全球收入都应该进行申报。


那么问题来了,税务机关怎么知道个人有海外收入,又是如何发现未申报情况的呢?


海外收入数据


越来越透明


随着个人全球收入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各国在税收信息方面的互通和共享,国家有更多途径获取境外所得和纳税信息。


税务部门根据税收大数据的分析线索,而这里的税收大数据,就是CRS交换回来的数据。


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也就是共同申报准则。这是一个旨在推动国与国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交换的全球系统。


如果你在中国是税收居民,却在澳大利亚的银行账户里存了不少钱,那么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会按照CRS的要求,将你的账户信息上报给澳大利亚的相关政府部门,然后澳大利亚政府再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信息交换。


那么哪些账户信息会被交换呢?


这包括存款账户、托管账户、保险合同、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基金、股票等等,以及账户持有人的纳税人识别号、余额、利息、股息、金融资产出售的收入等。


这次四地税务部门公布个人未申报境外收入风险核查案例,严查个人境外收入未申报也并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9年就有报道,中国已经开始追踪一些居住在国外的公民的境外收入征税情况。


近日,不少纳税人反映在个人举报APP收到“境外所得申报提示”的站内信,提示用户核对2024年度是否存在取得境外收入:“纳税人,为帮助您履行个人纳税纳税义务,避税”免出现涉税风险,请您认真核对2024年度是否存在从境外取得收入的情况。如确实取得境外收入,请您核对年度汇算是否已对境外收入在境内进行汇总纳税申报。如有问题,请及时补充”。


居民个人境外所得需自行申报纳税,是自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一直坚持的基本制度。2018年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因此有了这一规定,即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在我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纳税个人申报。,近期税务机关境外所得纳税申报的敦促并非新规,而是对既存法律规定的落实提示。


在国际税收合作与信息共享迫切加强的背景下,居民个人境外收益的税收不断提高,税务合规性要求也随之加强。近年来,中国税务机关加大了对纳税人的境外收入和资产的检查力度。这既体现了国家对税收公平性的重视,也反映了全球避税趋势的加强。


本文将基于上述现象,详细解答境外收入的申报常见问题,并介绍境外收入的应纳税额计算规则,以及税务机关获取境外收入信息的途径。同时,本文提出实用的应对建议和风险防范措施,以帮助群体确保税务合规,降低风险。


境外收入申报的常见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居民个人的境外所得申报日益增多。居民个人不仅需要申报境内收入,还需申报其全球收入,包括境外重要收入。了解境外所得的范围、申报主体、申报时间以及如何确认年度所得纳税,是确保税务合规、降低税务风险的关键。


哪些是境外成果?


居民个人需要申报其全球收入,包括境外收入。根据《省税务总局关于境外收入有关个人所得税收入政策的公告》(省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3号),以下所得被视为境外收入:


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中国境外企业支付且负担稿酬。


在中国境外使用所得收入的许可权。


在中国境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


从中国境外企业获取利息、损失、红利。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外使用获得的租金收入。


转让中国境外不动产或股权获得的收入。


由中国境外企业支付及负担的偶然所得。


谁需要申报?(申报主体)


根据法令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国居民个人需要申报其全球收入,包括境外收入。中国税务居民的判定标准如下: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以及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习惯居住地是违法纳税义务人是居民或非居民的一个法律上的标准,并非指实际居住或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而在中国境外居住的,在上述原因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习惯居住的个人,则判定中国为该纳税人性居住地。例如,刘女士受聘在美国担任行政一年,但其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仍为中国,审判结束后回到中国,因此她仍是中国税务居民。


2.在中国境内无居住所但纳税年度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


《关于在中国境内无居住所的个人居住时间判定标准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34号)进一步规定了“六年规则”——无住所个人纳税年度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但过去六年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天数不满183天或者单次离境超过30天的,该纳税年度如果来源于出境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予免除欠缴个人所得税。


提请注意,中国户籍的自然人纳税人即使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绿卡,如果在中国境内有居住所或符合习惯性居住的标准,仍需其收入在中国纳税。各位读者需审慎判断自身税务居民身份,确保税务合规。


什么时候申报?(申报时间)


自2019年度起,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申报纳税。


如果居民个人有经营收入,同时又需要申报境外收入抵免,应在3月31日前完成境内、境外经营收入的年度汇算和境外收入抵免,或者在3月31日前先进行境内经营收入的汇纳,再于6月30日前申报其境外收入并办理境外收入抵免。


如何确认年度纳税?


如果境外所得的纳税年度与公历年度不一致,取得境外所得的最后一天所在的公历年度为该所得对应的纳税年度。例如,张先生在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获得的香港收入,以最后一日2023年3月31日所在公历年度确定纳税年度,即在中国境外纳税年度被认定为2023年纳税年度的收入,需在2024年6月30日前进行申报。


境外收入应纳税额的计算


在进行境外收入的申报时,纳税人需要如何了解计算应纳税额及如何进行税收抵免。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合法进行税收抵免,有助于纳税人有效降低税负并确保税收合规。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规则


下面详细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成果类型及其相应的计算规则,供读者参考:


综合所得:工资、工资收入、劳务收入、稿酬收入及专利权使用费等综合收入需要境内外收入合并计算,税前城镇的部分不能重复使用。


营业收入:某些高净值人员在白天都有营业收入,同样需要合并境内的营业收入计算。但是,境外的亏损不能用于抵扣在国内的应纳税经营收入。


其他分类收益:比如利息、股息、红利、房租收入、财产转移收入和偶然收益,这些都要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由此,如果投资美国股市的收益不能用来抵扣投资其他国家股市的亏损。


如果存在双边税收协定或税收安排,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在境外适用税率增幅,从而降低境外税收负额,境内仍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税率进行计税。


(二)境外收取抵免的材料准备


如居民个人希望向税务机关申请境外征税抵免,需提供境外征税主体出具的税款与年度的完税证明、税收征款书或纳税记录。如确实无法提供纳税凭证,可凭境外所得申报表或银行征税款中继办理境外征税抵免。


在进行境外抵免时,纳税人需准备详细的纳税和证明材料。这不仅包括完整记录的税证明,还可能需要提供相关详细的收入来源说明和对应的银行交易记录。税务机关可能会要求提供更多的补充资料,以核实抵免申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境外因收抵免的回顾与结转


如前所述,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的应纳税额需按照中国所得税法规定计算。需个人注意的是,境外收入按当地税法征收的税款可以在规定的抵免免税款内进行抵免,超过抵免免税部分在以后纳税年度内可以转抵免。每年纳税额时未进行境外所得税款的抵免可抵免税收。


大时代数据的高效监管手段


大时代,中国大陆税务机关通过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以及不断提升国际数据税收合作与信息共享,获取个人境外所得数据的能力。税务机关现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并利用大数据和共同报告标准(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 CRS ”)交换的数据,对纳税人的境外收入进行详细的审查和管理。


(一)跨境情报交换


国际税收信息交换,是指国家税务总局涉及边境税收和《税收征管互助》,与其他税收主管部门开展涉税信息交换。在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利用情报交换获取纳税人境外交易、收入、纳税或资产信息,对于加强边境税源监管、边境逃税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2015年,中山市地税局受理国家税务总局的情报调查任务,协助国家税务局通过我国驻国际联合反避税中心(JITSIC)发出的请求 —调查中国移民的在华情况。通过两年半的深入调查,税务机关掌握了这对夫妇在中国境内的隐匿收入和资产情况,最终确认他们通过隐名持股企业进行避税。通过翻阅获取了上万条银行账户交易记录、2,300多条出境入境记录记录、10家企业回顾9年工商登记及变更数据、9宗不动产的产权登记材料,税务机关追缴了3,474.37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成功维护了税收主权和法律主权。这一案例凸显了情报交换在税务稽查中的重要性和重要性。


(二)CRS


CRS是由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一项全球标准,旨在自动交换金融账户涉税信息,以打击跨国避税行为。CRS要求金融机构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将相关人员的经济行为、境外账户信息及资产配置信息交换至其具有税务居民身份的目标国家。


2017年5月9日《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正式发布。2018年9月起,国家税务总局与其他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首次交换信息。截至2023年4月,已有119个国家(地区)签署实施“标准”的相关主管协议,其中,与中国大陆“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共106个,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等[3]通过CRS的实施和严格的信息交换,税务机关能够获取更多精彩的涉税信息,有效提升了税收征管的能力。


(三)金税四期与数据处理


金税四期系统(部分地区工作)的抓取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持续高效增强,显着提升了国内税务信息管理的效率,并为中国参与全球税务信息交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金税四期系统,税务机关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涉税数据,精准识别潜在的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税务机关涉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对存在涉税的纳税人采取“五步工作法”进行分类处罚,包括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预警、立案稽查、涉税公开暴露。例如,纳税人未按规定申报境外税务机关将首先进行提示提醒,要求其限期整改。如果纳税人误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则可能面临约谈预警甚至立案稽查,将其纳入税收海关重点人员名单,加强今后纳税三年的申报审核。


四、未及时申报纳税的后果


未及时通报和个人处罚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不仅体现在经济负担上,还涉及到信用记录、法律风险等多方面的问题。税务合规性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纳税人必须更加重视个人通报和处罚,否则将面临一系列紧张的处罚措施。


纳税人应当意识到,税务机关的监控手段十分完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国际税收信息交换,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追踪未申报的境外所得。重视这些合规要求,不仅会导致财务上的直接损失,还可能对个人的长期利益产生由此产生的影响。以下将征集未及时通报和起诉个人可能面临的具体后果:


税务机关将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按日加收滞纳金。根据税务机关的规定,滞纳金的计算方法为未缴税款每天按0.05%的比例加收。这意味着如果纳税人拖欠缴税款,滞纳金将急剧增加,很大程度上提高纳税人的财务负担。


税务机关可能会在个人征税《纳税记录》中对未缴税款的行为进行标注,这将影响纳税人的信用记录。一旦记录在案,纳税人的信用评分可能会受到税收影响,从而影响到个人的贷款申请、出入境等事务。


如果在税务机关的提醒下彻底按时整改,税务机关有权处以税收。税收的金额将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会是未缴税款的一定比例。这种税收不仅对纳税人的经济状况产生影响,还可能由此造成不良影响。


最严重的情况下,如果纳税人拒不遵守税务机关的指令,税务机关将立案稽查、甚至面临刑事风险。稽查过程中,税务机关将深入调查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可能会涉及冻结资产、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一旦确认存在逃避纳税的行为,纳税人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处罚。


应对建议与风险防范


在全球税务合规要求严格的背景下,收入来源多样的纳税人所面临的税务风险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纳税人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确保自身的税务状况与最新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以下是几项关键应对建议和风险防范措施。


(一)及时通报与风险控制


在全球收入申报的要求下,纳税人需及时申报境外所得,避免因隐匿收入而被税务机关追查。应定期查阅自身税务情况,确保与税务机关的信息一致,避免因信息不符而引发税务风险。及时申报不仅可以避免法律纠纷,还能维护个人和企业的稽核。


纳税人还应定期与税务顾问进行沟通,了解最新的税务法规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税务规划。例如,税务机关调整了CRS的信息交换范围或税收抵免政策,纳税人应根据新的情况重新评估其税务状况,并政策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二)关注政策变化与最新动态


税务法规和政策不断变化,纳税人需密切关注最新动态,及时自查税务合规风险,应对不断变化的税务环境。了解并利用国际间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边境业务的税负成本,保障资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在国际风险合作与信息共享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纳税人的境外税收收入差距大幅提高,税务合规性要求愈加严格。纳税人应重视税务合规,及时申报全球收入,避免潜在的法律和税务传染病。此外,密切关注税收合作变化,合理利用税收税收,有助于优化税收负负。为确保合规和切实降低税务风险,寻求专业税务顾问的帮助,制定全面的税务策略。请联系有经验的涉外税务师事务所。

杜塞尔多夫

0
0
9
他的发布
其他相关
0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