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自由谈”沙龙举办艺术家跨国对谈活动
30 丨2天前
7月5日,巴黎“自由谈”沙龙特邀台湾艺术家、实验声音表演策展人廖芊乔博士,和重“隐形劳作”与“自反性”观照,在空间中发现被遮蔽的存在的当代艺术家赖志盛先生,莅临沙龙演讲,题目是“艺术语汇的力量──非意义之意义和无游戏规则之游戏 ”,具体思路是:理想事件和理想游戏在艺术中扮演的角色;语言从意义到非—意义的变形;稚气的创作状态(儿童—玩家的角色)。
与此同时,本沙龙特邀作为东道国嘉宾的德裔国际独立策展人、评论人、艺术史学家杨天娜博士(Martina Köppel-Yang),和以灵魂之作“千层墨”跨越时空“创世纪”的当代艺术家杨诘苍先生,以“策展人、艺术家、作品在展览中的互为因果”为题,并以其多年来的研究和创作、策展、推出新人等艺术实践,与两位来自台湾的艺术家进行对谈式演讲,为我们提供一种视角、一种方法论、以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艺术家跨国对谈活动,是巴黎“自由谈”沙龙进入三十年以来的一次新的尝试。在人工智能信息洪流冲击的今天,在人的思维和意识日益被挤压、被边缘的当下,艺术何为?艺术家怎样坚守和创新?怎样祛魅存真,回到艺术,回到艺术家本身,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的现实。本沙龙侧重于一种有呼吸,有交流,有思考的面对面聚谈,以期“在者之思”贯穿其中,产生碰撞、激活思路。
沙龙演讲内容丰富,精彩到位。话题跨历史、疆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及其语境下,讨论热烈深刻,并提出策展人、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关系等症结问题。本期活动有学者、学人、艺术家、策展人、影评与美学研究者、作家、媒体人等约20人参加,年龄从50后到95后不等。
可以说,这次对话式演讲,既是探寻一种“便于开发自发性语言和一种抵抗通用语言生成和维护的权力结构之有效的抵抗策略(杨天娜语)”,也是对艺术语言在人文哲学层面的诠释和递进。
感谢四位艺术家的演讲!
据沙龙主持人安琪称,本沙龙这“无用之事”三十年,渐成一种领悟和践行自由的志业,当心存感恩!
信息来源 : rfi
蔚蓝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