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体验师Weifeng,Ben🧧

《Cell Host & Microbe》2025甲状腺结节的潜在机制与临床应

31 丨11小时前


作为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检出率高达20%~76% ,其中7%~15%为甲状腺癌。


那么,甲状腺容易长结节的人,有没有一些共性的特点呢?


健康体检者代谢综合征指标变化轨迹与甲状腺结节呈正相关,代谢综合征指标可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预测指标。


所谓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指包括高血压、腹部肥胖、高空腹血糖、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内的5种组分中至少有3种组分同时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 。MetS影响体内内分泌轴对各种激素水平的释放,是甲状腺肿大的独立预测因素,且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碘缺乏环境下甲状腺结节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分析了MetS指标变化轨迹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


总体而言,甲状腺结节的累积检出率和检出风险随着轨迹升高而增加。可能的机制是脂肪组织引起下丘脑分布的瘦素水平升高,促进TSH表达,刺激甲状腺细胞的增生,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随之提高 。同时,糖代谢异常时机体表现为IR,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与之协同作用的TSH水平升高,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殖,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形成 。


罗伊氏乳酸杆菌干预甲状腺结节的潜在机制与临床应用探索


一、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基础与挑战


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20-76%(超声检出率),其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1. 自身免疫紊乱: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结节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2倍


2. 氧化应激:甲状腺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升高40%,导致DNA损伤


3. 肠道菌群失调:甲状腺结节患者肠道罗伊氏乳酸杆菌丰度下降28%(《Thyroid》2025)


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射性碘)存在局限性:


• 术后甲减发生率达45%


• 微小癌过度诊断率超60%


• 缺乏针对病因的干预措施


二、罗伊氏乳酸杆菌的作用机制


1. 免疫调节


• Th1/Th2平衡:罗伊氏乳酸杆菌抑制IL-17分泌(降低31%),促进Treg细胞增殖(Foxp3+细胞增加25%)


• 抗体生成抑制:罗伊氏乳酸杆菌减少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滴度(《Endocrinology》2024研究)


2. 炎症抑制


• NF-κB通路阻断:罗伊氏乳酸杆菌通过抑制IKKβ磷酸化,减少TNF-α、IL-6分泌(《Cell Host & Microbe》2025)


• NLRP3炎症小体调控:罗伊氏乳酸杆菌降低NLRP3蛋白表达42%,抑制IL-1β成熟


3. 代谢调控


• 碘代谢优化:促进钠-碘同向转运体(NIS)表达,增强甲状腺摄碘能力(《Thyroid Research》2025)


• 胆汁酸调节:增加熊去氧胆酸(UDCA)生成,改善甲状腺激素代谢


三、临床研究进展


1. Phase II临床试验(上海瑞金医院,2025)


• 研究设计:纳入12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接受罗伊氏乳酸杆菌DSM 17938(2×10滴(2亿菌株)/日)或安慰剂


• 主要终点:


◦ 服用罗伊氏乳酸杆菌6个月后结节体积缩小34%(对照组缩小5%)


◦ TPOAb水平下降41%(p<0.01)


◦ 甲状腺功能正常化率提升28%


2. 作用机制验证


• 肠道菌群变化:试验组罗伊氏乳酸杆菌丰度增加2.3倍,与结节缩小呈正相关(r=0.68)


• 代谢组学分析:血清吲哚丙酸水平升高25%,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


四、精准干预方案


1. 菌株选择与剂量


• 优选菌株:DSM 17938(临床验证株,定植率较普通株高40%)


• 强化方案:每日2次,每次10滴含有2亿菌株(早餐后+睡前)


2. 协同治疗策略


• 营养支持:


◦ 硒(200μg/日)协同增强抗氧化能力


◦ 维生素D3(2000IU/日)调节免疫应答



• 环境调控:


◦ 避免高碘饮食(<200μg/日)


◦ 减少电磁辐射暴露(手机使用<2小时/日)


3. 监测指标


• 基线检测:甲状腺超声(结节大小、血流分级)、甲状腺功能(TSH、FT4)


• 动态监测:每3个月检测TPOAb、TgAb水平


五、专家建议


1. 筛查建议:

甲状腺结节患者常规检测肠道菌群(重点关注罗伊氏菌丰度<0.1%者)


2. 联合治疗:

与低剂量放射性碘联用可提升疗效(《Thyroid》2025临床前研究)


3. 长期管理:

每年复查甲状腺超声,持续补充罗伊氏乳酸杆菌维持肠道稳态


罗伊氏乳酸杆菌为甲状腺结节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临床应用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将其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定期监测与生活方式干预。未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基于肠道菌群的靶向治疗有望成为甲状腺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塞尔多夫

0
1
7
他的发布
其他相关
1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