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体验师Weifeng,Ben🧧
德国食品通胀谁受益?利润流向超市
37 丨7小时前
虽然企业因价格上涨而获利,但消费者和农业工人却蒙受损失。
超市柜台上堆放着一堆2.5公斤装土豆的特写。图片前景中,价格标签上写着:“低价 - 3.99。”
自 2020 年以来,土豆的价格上涨了 43%。
近年来,食品价格大幅上涨。2020年至2024年10月期间,食品价格平均上涨了34.1%。部分产品涨幅尤为显著:同期,奶酪和意大利面价格上涨了近50%,黄油价格上涨高达60%。价格涨幅最大的一次发生在2022年,即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2022年3月,联合国记录了自1990年有记录以来食品价格的最大涨幅。与此同时,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农业部门成本上升。
自2023年初以来,价格仅小幅上涨。然而,与2022年中期能源价格大幅下跌以及供应关系正常化之后的预期相反,价格并未下降。因此,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价格不会下降——恰恰相反:许多制造商的建议零售价“表明2025年上半年可能会进一步上涨”。
昂贵的食品如何促进向上再分配
食品价格上涨需要加强监管。
食物太贵?别吃!
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大企业赚取巨额利润。面包、黄油、奶酪、食用油、土豆:自2020年以来,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最初看似暂时的价格调整,如今却演变成一种长期趋势,并正在演变成一场社会危机。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正在通过一项活动和大量信息材料来关注这些变化。点击链接,了解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受益者、价格上涨如何加剧社会分化以及如何遏制这一趋势。
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对抗企业的权力?
近年来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德国的工资增长速度低于通货膨胀率。这导致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明显上涨。
通货膨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利润上升。
价格上涨影响全球,对较贫穷的国家造成毁灭性后果。少数企业的市场力量和股市投机行为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在德国,几家大型超市集团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并可以强制提高价格。
没人能理解食品价格是如何计算的。这种缺乏透明度的情况导致了价格过高。
仅在德国,就有数百万人饱受食物匮乏之苦,不得不将高昂的预算用于食物。价格监测中心和价格上限等政治措施或许能有所帮助。
将所有物价上涨完全归咎于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已不再可能。对于资金有限的人来说,在超市购物正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许多消费者不得不货比三家、精打细算、精打细算,而大型超市和食品公司却利润丰厚。这引发了人们对物价上涨真正原因的质疑。
物价上涨速度快于工资上涨速度——购物变得越来越昂贵,规模也越来越小
德国收入的变化描绘了一幅令人担忧的景象:尽管2020年至2024年期间,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略有增长,但购买力却大幅下降。根据汉斯·伯克勒基金会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所(WSI)的计算,自2022年有记录以来,员工的实际工资出现了最大幅度的下降。如今,德国民众的负担能力远低于危机前。
企业利润成为通胀驱动因素
人们常说通货膨胀主要由外部因素造成,例如能源价格、气候变化或供应链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却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欧洲央行2023年的一项分析显示,通货膨胀的很大一部分源于企业利润的增长。尤其是在食品行业,更高的成本不仅被转嫁,还被用作价格不成比例上涨的借口。因此,从2023年起,食品价格通胀成为整体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尽管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等其他价格驱动因素趋于稳定,但食品价格依然高。
国际粮食价格危机
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全球现象,加剧了贫困和饥饿,尤其是在较贫穷的国家。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在其月度食品价格指数中记录了这一发展趋势。该指数在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在2023年仍显著高于2020年前的水平。
多种因素正在推高全球粮食价格:首先,由于持续的气候危机,与气候相关的农作物减产持续增加。少数大型农业公司日益增长的市场力量使市场更容易受到投机行为的影响。它们控制着全球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食贸易的大部分份额,并影响着从种子到餐桌上成品粮的各个环节的价格和质量。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危机时期压低收购价格,并通过提价获取额外利润。
农业市场日益金融化也是一个问题。在商品期货交易所,实际谷物交易量往往是作为金融产品交易的。这种食品投机行为加剧了价格波动,并可能导致人为价格上涨。
国际价格走势也对德国的情况产生直接影响。作为欧洲单一市场的一部分,由于食品企业的国际相互依存,德国消费价格与全球市场紧密相连。德国大型连锁超市经常利用这些复杂的相互关系作为涨价的理由,即使国际贸易中实际成本的上涨并不总是合理的。
价格高涨,收银机爆满:四大超市集团预计2023年销售额将增长
食品零售业的寡头垄断——主导地位鼓励价格欺诈
在德国,少数几家大型零售集团——Edeka(旗下有Netto)、Rewe(旗下有Penny)、Aldi(旗下有North/South)以及Schwarz集团(旗下有Lidl/Kaufland)——占据了约85%的食品市场。这种极端的市场集中度使它们在与生产商的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其能够向消费者施加更高的价格和有限的选择。联邦卡特尔局(Bundeskartellamt)在其2023年食品零售业调查中将这种市场集中度归类为存在问题,并指出了滥用市场力量的风险。
这在2022年和2023年尤为明显,尽管公众对成本上涨存在争议,但许多零售集团仍实现了可观的利润。例如,施瓦茨集团(Lidl/Kaufland)在2023/24财年的合并净利润为19亿欧元,Rewe集团的净利润为7.36亿欧元。 这表明,大型零售集团在危机时期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地位,并实现所谓的“暴利效应”。
定价不透明掩盖真实成本
最大的问题是定价缺乏透明度。无论是消费者、当局还是独立组织,都无法了解产品的最终价格是如何计算的,以及供应链中的哪些参与者获得了多少份额。这种缺乏透明度使得市场主导型企业能够自行定价。因此,例如,消费者保护局正在呼吁在德国建立一个价格监测中心,以发现通胀驱动因素和企业之间价格操纵的证据。
价格上涨的社会后果
这一发展趋势对许多人的影响是巨大的。2023年,德国约有13.1%的人口无法负担至少每隔一天一顿营养餐。在全球范围内,其后果更加严重——在较贫穷的国家,家庭必须将其预算的80%用于食品供应,全球约有30%的人口遭受中度至重度粮食不安全。
当前形势清楚地表明,少数大公司控制食品市场的体系在危机时期尤其容易出现价格滥用现象。西班牙等其他国家的例子表明,存在诸如价格上限等政治监管手段。
所以我现在减少去超市消费额,过极简生活,反对不合理利润率
杜塞尔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