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体验师Weifeng,Ben🧧

智驾变智障,懂车帝一场封闭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模拟测试

40 丨16小时前


如今,在中国市场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至少一辆搭载了L2级辅助驾驶技术。随着这项智能化配置的渗透率已超过50%,智驾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我们每天的出行。

各家车企的辅助驾驶技术可靠性如何?一直以来,都是车企自说自话,一些网红车型即使因为辅助驾驶引发事故也总是找其他理由推脱。

7月23日,汽车垂直媒体懂车帝联合央视公布了前不久所做的封闭道路测试的测试结果,引发行业热议。测试结果显示,36款测试车型几乎全军覆没,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事故场景模拟,没有一款测试车能够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在一个躲避“野猪”(模型)横穿高速公路的测试中,仅有五辆测试车安全通过,通过率仅4.5%。


36款测试车无一全部通过

此次测试,懂车帝包下一段15公里的高速及城市道路进行封闭测试,包括小米、问界、理想、特斯拉、阿维塔、小鹏、比亚迪、极氪、蔚来、蓝山等20多个主流品牌的36款测试用车均为在市场上自费购买。测试时模拟了15类现实中极易造成事故但出现频率较低的高风险场景,设置了车辆、假人等模型,并模拟出真实车流,对测试车型在这些极端场景中的辅助驾驶能力进行评估。


然而,最终测试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实测结果显示,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事故场景模拟,没有一款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只有特斯拉凭借相对较高的通过率和在不同场景下较为均衡的表现,表现相对抢眼。


从测试结果看,在城市场景中,共设置了9类场景,分别为开进大转盘、转盘内汇入、过马路4小学生、故障车躲不躲、平庸的调头、斜刺电瓶和儿童过马路、倒车难题、疯狂电瓶、盲区藏辆坐专车。26款车型参与测试,一共测试了233次,其中通过103次,通过率为44.2%。其中,儿童过马路项目的通过率只有58%,远未到达可以零接管的水平。


在高速场景下,共设置了6类场景,分别是高速惊现事故车、施工路遇卡车、高速临时施工、消失的前车真高速版、高速路口遇野蛮加塞、莽撞横穿的猪。36款车型参与测试,一共进行了183次测试,其中通过测试为44次,通过率仅为24%。


特别讽刺的是,在一个躲避“野猪”(模型)横穿高速公路的测试中,仅有五辆测试车安全通过,通过率仅4.5%,测试现场直接秒变大型“屠宰”场。


测试结果引发轩然大波

测试结果公布后,迅速引发了业内人士和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有人形容“犹如在车圈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有细心网友对测试过程提出了质疑。比如都是搭载华为ADS系统的车型,同样在模拟的夜间左侧道路施工环节,问界M7/M8成功躲避了危险,问界M9以及阿维塔12的表现却让人失望。同样的,在遇到横穿高速公路的“野猪”(模型)时,特斯拉Model X顺利通过,而Model 3却未能避让。相同的智驾系统,相同的软件算法,结果却不同,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还有人认为,懂车帝测试高速消失的前车时,不同测试车的跟车距离不一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变量大,所以测出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


但也有人认为,不管怎样,这个测试能让网友对智驾产生敬畏之心就可以了。怒喵科技创始人李楠认为,在真实驾驶道路上,复杂的环境是不太可能精确控制所有变量做到绝对“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测试,反而更接近用户真实的用车场景,“有瑕疵的测试结果,信用也高过完全没有类似的测试。”因此,“可以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进测试,但是没有改进版本测试执行之前,目前的测试结果就是最可以参考的。”


知名汽车博主则认为,在他心目中,在国内真实道路上,目前华为、理想等品牌的智驾体验仍位于第一梯队,性价比更是远超特斯拉,“懂车帝的测试过程有意义,但结果和排名没有参考价值,更不代表品牌的真实智驾能力。”


另一位车圈自媒体大V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此时此刻你让我再说,我也依然认为,华为的ADS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用过的感觉最好的辅助驾驶系统,我的感受是基于我在公共道路上它的表现得来的。而至于这个排名,人家也是基于人家在封闭场地内的测试结果所得来的,我觉得,我们彼此的表达并不冲突。”


马斯克得意、多家车企不予置评


虽然测试结果几乎让国内车企“全军覆没”,但在结果公布后,却只有极数车企就此表态。


最开心的可能是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因为综合成绩最好的竟然是没有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的Model 3和Model X。也因此,马斯克今天高兴地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懂车帝的测试结果“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特斯拉正在添加来自世界模拟器和测试轨道的训练数据,以实现6/6(即全通过)。”


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发文:“懂车帝封闭高速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仍存技术共性瓶颈。在高速避险、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等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他表示,这次测试折射出两点思考,“一方面,随着行业从硬件军备竞赛转向软件,‘技术可靠性’亟需各家厂商重点解决。另一方面,无论辅助驾驶多先进,用户真正需要的都是一辆‘撞了也能保命’的安全车。”


鸿蒙智行官方微博在沉默了两天后,今天声明:“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同时转发了鸿蒙智行上半年的辅助驾驶报告,疑似用数据回应懂车帝的测试结果。智界汽车的官方微博也发了同样的声明:“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


专家:在售车型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针对此次测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交通安全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鲁光泉在短片中表示:目前我国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为6个等级,L3级是分界线,L3以下是辅助驾驶,L3以上为有限定条件的自动驾驶,“(国内)市面上没有经过认证的L3级产品,所有的现在大家用的车都是L2级的,这要求驾驶人是要全程地、不离眼不离手地接管。”


无独有偶,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有车企称“下一代的智驾系统会彻底‘解放双手’,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等问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表示,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清楚认知辅助驾驶的技术边界,一旦“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

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测试虽然可能不够完美,但它用实验告诉人们,现阶段在售车型采用的都是L2级辅助驾驶,这就要求驾驶人必须全程不离眼不离手地关注车辆动态,千万不要轻信“开车办公、路上睡觉”等误导性宣传。


杜塞尔多夫

0
1
22
他的发布
其他相关
1
发送